信用鄢陵欢迎您!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信用研究

“闪电”解约应届生企业失信寒人心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9-01-31 文字大小: |

据央视报道,近日200多名应届毕业生遭签约公司无故解约。媒体介入后,该公司就解约事件道歉,并承诺就业协议有效,欢迎应届生按原计划报到。

在校园招聘中,面对应届毕业生这一相对弱势的群体,企业解约失信并不是个例,单是今年就接连爆出多家知名企业单方面解除校招合约的消息。

对于应届生而言,秋招是机会最多的求职主战场。秋招过后,大多数专业对口、待遇优良的大公司的主要岗位招聘已经结束,而春招的空位之少、竞争压力之大更是不遑多论。秋招后突遭企业毁约,对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无论是调整战略规划还是内部管理不当,都不该用学生的前程买单。大规模突发单方面解约不仅是对毕业生不公平,更是背弃了诚信和社会道德,让毕业生寒心。

对于社会而言,这并不只是一家企业失信毁约那么简单。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就业是民生的重要议题,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因为企业“闪电”解约而踏空,可能会冲击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信心。

有人评论说:“解约并不违法,企业为自身发展考虑而已,而且已经发了违约金。”的确,三方协议的约束力不同于入职后签订的劳动合同,即使学生诉诸法律,也只能得到违约赔偿。但是,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一些企业的做法看似遵守法律,却无视了道德诚信,也有损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不违法”不能成为企业失信毁约的挡箭牌,除了进行道德谴责,我们更应思考如何避免招聘失信行为再次发生。学校作为校招第三方,可以建立“违约黑名单”帮学生把关,并成立专业机构为学生主张权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也不应缺席,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应届生保护和支持。

此外,还可以加大违约金的比重以提高失信成本,运用法律手段约束企业。守护诚信需要社会多方联动,还应该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公开企业信用状况,警示企业信用风险,整合全社会的力量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鄢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鄢陵县人民路916号     联系电话:0374-7166768

豫ICP备09029616号-1   豫公网安备41102402000007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0240007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鄢陵)     网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