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鄢陵欢迎您!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警惕“代理退保”骗局

文章来源:信用上海 发布时间:2020-01-15 文字大小: |

退保,一直以来都令保险公司颇为头疼。然而,2018年和2019年,正如业内人士预计,部分保险产品迎来退保高峰期。保险业在进行风险防控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瞄准了其中的“商机”,向不知情的保险消费者实施诈骗行为。

  不法分子的基本操作手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非法渠道掌握了投保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以及所购买的保险产品等信息后,拨打投保人电话,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第二步,称投保人所购买的保险产品已有多名客户投诉,保险公司存在欺诈行为;或称投保人所购买的保险已经被监管部门叫停,若继续持有或者投保人自己办理退保手续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

  第三步,谎称自己有办法为投保人办理全额退保,诱导投保人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将联系电话更改为自己的电话,全权委托自己办理退保手续。

  第四步,办理全额退保后要收取约30%的费用,或鼓动投保人退保后将款项办理自己推荐的所谓“升级产品”,有的“升级产品”甚至涉嫌违法。

  为此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须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联系电话是当前保险公司与投保人联系的主要方式,将投保人联系电话更改为其他人电话,“其他人”极有可能冒充本人向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合同的变更等事宜,造成保险消费者经济上的损失。对此,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建议:不要将联系电话更改为非本人电话,不要随意委托他人办理保险合同变更手续,以免自身利益受到非法损害。

  不法分子劝诱保险消费者退保,是为了获取非法的经济利益,不管是收取退保手续费,还是鼓动退保后购买所谓“升级产品”,都会导致保险消费者相应的经济损失,甚至让保险消费者落入违法活动的陷阱。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建议:保险消费者要结合自身实际的风险保障需求和财务支付能力,谨慎办理退保。

  那么,投保客户应如何防范退保骗局呢?保险业内人士建议,不要轻易出示保单和身份证件给他人,或交由他人代为办理退保手续,谨防不法分子借机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继续行骗。

  另外,面对高息理财诱惑,建议保险消费者不要轻易“退保理财”。

  对于退保骗局,投保消费者应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短期内理财保险退保损失大,不是万不得已,尽量不要中途退保,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如遇可疑邀约时,可通过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查人员、查产品、查地址,核实销售人员是不是保险公司正式销售人员、所售产品是不是保险公司正规产品、所留地址是不是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地址。如遇“退保理财”骗局时,建议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鄢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鄢陵县人民路916号     联系电话:0374-7166768

    豫ICP备09029616号-1   豫公网安备41102402000007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0240007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鄢陵)     网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