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鄢陵欢迎您! 

安卓客户端

IOS客户端

使用提示:

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拍摄对应图标右侧二维码下载

  • 信用信息
  • 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
  • 站内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造谣传谣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0-02-25 文字大小: |

防控疫情,要靠科学,当然更离不开法治。针对疫情防控中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法制日报微信公众号(ID:fazhiribaoxinwen)推出“疫情普法”系列,紧盯疫情发展,采访专业人士解答疫情防控中的那些法律问题!

有人为推销产品或者博取关注编造疫情谣言,有人道听途说在群里转发不实信息,疫情面前,谣言更加可怕。那么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都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呢?

造谣传谣需要承担行政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造谣传谣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对于编造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该行为可能涉嫌违反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从而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可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疫情面前遵守法律规定,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让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鄢陵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鄢陵县人民路916号     联系电话:0374-7166768

豫ICP备09029616号-1   豫公网安备41102402000007

政府网站标识码:4110240007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鄢陵)     网站说明